成果展示
 教学获奖 
 教改项目 
 教改论文 
 学生获奖 
 授权专利 
 大创项目 
 教学文件 
 
  教学文件  
集成电路联合学院培养方案
2019-06-20 14:12  

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

VLSI Design and Electronic Automation

学 制:二年

学 位:工学

制订时间:2012年12月

执 笔:熊晓明

一、 培养目标

跨领域研究人才是将来最需要的人才,跨学科研究也是未来科学突破的新方向。集成电路学科和芯片技术正在与其它科技跨领域合作推动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在大学学习期间,为将来集成电路学科和不同应用领域的跨领域研究人才打好基础。

从不同的集成电路相关专业,选拔大学高年级的学生,加以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强化培养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各种类型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集成电路制造与工艺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片上系统和FPGA系统设计技术等方面知识,造就有能力从事集成电路及其各个应用领域的相关工作、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 毕业生具有的知识、素质、能力

选拔出来的学生主要学习下面三个分支方向的基本理论和以下的专业知识:

l 集成电路制造和工艺技术

l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l FPGA和片上系统设计技术

l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学生应能掌握使用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在接受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相关方面的训练之后,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设计和研究能力,应该能够紧跟集成电路技术最新发展的步伐,能够具备对各个集成电路相关应用领域的实际产品开发和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相关领域的合作和团队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a) 掌握集成电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b) 掌握集成电路应用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及技术;

c) 了解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与相关应用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d) 掌握信息检索与利用、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初步的独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e)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与艺术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三、 专业培养特色

1、 结合集成电路学科和其相关的应用领域及学科,培养学生跨领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能力。

2、 以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验课程作为公共课程平台,以集成电路制造和工艺技术、各类集成电路设计技术、FPGA和片上系统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为骨干,开出一系列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应用领域和学科选修一个系列的课程构成其专业的课程体系。

3、 以集成电路设计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训、FPGA和片上系统设计实训、C/C++程序设计和TCLpearl应用程序综合实训、集成电路仿真、模拟、验证、测试等方面的综合实训等为基础,以集成电路应用设计课题为拓展,组成跨领域、跨专业分支的团队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提倡技术能力与艺术素养并重,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4、 充分利用集成电路基地和基地进驻企业的资源和优势,以讲课、讲学、讲座等多种形式,把企业的技术骨干请进来。通过毕业实习把学生派出去。培养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素养。

5、 广泛开展与国内、外其它学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通过学生短期互换交流、联合培养等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适应国内和国际间交流的能力。

四、专业主干学科

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和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计算机科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集成电路制造和工艺技术、数字、模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射频和无线通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FPGA和片上系统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六、双语课程

待定

七、毕业学分要求

课内总学分不低于79.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少于26.0学分。

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集成电路及其各个应用领域的动态、发展、和市场调研;集成电路设计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训;FPGA和片上系统设计实训;C/C++程序设计和TCLpearl应用程序综合实训;集成电路仿真、模拟、验证、测试等方面的综合实训。集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片上系统和FPGA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有实际应用和创新的毕业设计(论文)等。




 
 

九、课程体系的构成及课程学分分配比例


课程类别

内容说明

总学分

总学时

占总学分

比例

小计

必修

专业基础课

构筑专业基础平台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课程。

21.0

336

26.6%

89.9%

专业课

构筑专业方向的概念、理论和知识的课程。

20.0

320

25.3%

实践项目与论文

第七学期企业实践项目, 第八学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30.0

848

38.0%

选修 

专业课

(至少选 8.0 学分)

指学科方向和跨学科方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课程。

8.0

128

10.1%

10.1%

合计

79.0

1264

100.00%

100.00%


十、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

课内部分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实验

学时

实习实训学时

上机

学时

必 修

专业基础课

集成电路导论

5.0

80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4.0

64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4.0

64




EDA技术和工具

4.0

64




系列专业学术讲座

4.0

64




小 计

21.0

336




实践项目与论文

毕业实践设计及论文

30.0

480




小 计

30.0

480




专业方向课

Matlab高级编程与应用

2.0

32




嵌入式系统

3.0

48




FPGA系统设计技术

2.0

32




片上系统设计技术

2.0

32




射频和模拟集成电路方向

射频通信电路与系统

2.0

32




GPS系统集成

2.0

32




无线通讯原理及应用

3.0

48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2.0

32




开关电源技术

2.0

32




数字集成电路方向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应用

3.0

48




数字图像处理

3.0

48




通信原理与技术

3.0

48




多媒体原理与技术

2.0

32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2.0

32




CAD和EDA方向

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入门

2.0

32




数据结构

3.0

48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3.0

48




算法设计与分析

3.0

48




计算机软件工程

3.0

48




至少选15.0

15.0

240




选修

专业课

待定(可选必修课程之外的任何课程,包括回相关学院的选修课程)






小计(至少选8.0学分)

8.0

128







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

VLSI Design and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学 制:二年

学 位:工学

制订时间:2016年04月

执 笔:熊晓明

二、 培养目标

跨领域研究人才是将来最需要的人才,跨学科研究也是未来科学突破的新方向。集成电路学科和芯片技术正在与其它科技跨领域合作推动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在大学学习期间,为将来集成电路学科和不同应用领域的跨领域研究人才打好基础。

从不同的集成电路相关专业,选拔大学高年级的学生,加以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强化培养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各种类型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集成电路制造与工艺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片上系统和FPGA系统设计技术等方面知识,造就有能力从事集成电路及其各个应用领域的相关工作、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 毕业生具有的知识、素质、能力

选拔出来的学生主要学习下面三个分支方向的基本理论和以下的专业知识:

l 数字集成电路

l 射频、模拟集成电路

l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学生应能掌握使用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在接受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相关方面的训练之后,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设计和研究能力,应该能够紧跟集成电路技术最新发展的步伐,能够具备对各个集成电路相关应用领域的实际产品开发和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相关领域的合作和团队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集成电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2、 掌握集成电路应用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及技术;

3、 了解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与相关应用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4、 掌握信息检索与利用、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初步的独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6 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与艺术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四、 专业培养特色

1、 结合集成电路学科和其相关的应用领域及学科,培养学生跨领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能力。

2、 以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验课程作为公共课程平台,以集成电路制造和工艺技术、各类集成电路设计技术、FPGA和片上系统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为骨干,开出一系列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应用领域和学科选修一个系列的课程构成其专业的课程体系。

3、 以集成电路设计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训、FPGA和片上系统设计实训、C/C++程序设计和TCLpearl应用程序综合实训、集成电路仿真、模拟、验证、测试等方面的综合实训等为基础,以集成电路应用设计课题为拓展,组成跨领域、跨专业分支的团队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提倡技术能力与艺术素养并重,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4、 充分利用集成电路基地和基地进驻企业的资源和优势,以讲课、讲学、讲座等多种形式,把企业的技术骨干请进来。通过毕业实习把学生派出去。培养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素养。

5、 广泛开展与国内、外其它学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通过学生短期互换交流、联合培养等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适应国内和国际间交流的能力。

四、专业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专业核心课程

集成电路制造和工艺技术、数字、模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射频和无线通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FPGA和片上系统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六、毕业学分要求

课内总学分不低于77学分


课程类别

内容说明

总学分

总学时

占总学分

比例

必修

专业基础课

构筑专业基础平台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课程。

17.0

272

22.3%

必修专业课

构筑专业方向的概念、理论和知识的课程。

29.0

464

38.1%

实践项目与论文

第七学期企业实践项目, 第八学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30.0

480

39.4%

合计

76.0

1216

100.00%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广东工业大学 粤ICP备05008833号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510006)